孔子对于帮助过他人又要回报的人,持有 接受并感谢他人回报的态度。他认为,接受他人的回报不仅不会损害个人的品行,还能鼓励更多的人去做好事,从而改善社会风气。
具体来说,孔子在《吕氏春秋》中的一个故事里,对他的学生子贡拒绝国家补偿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子贡将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拒绝了国家的补偿。孔子认为,子贡的行为虽然出于好意,但拒绝补偿会导致没有人再愿意去赎回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这表明孔子认为,接受适当的回报有助于激励更多的人去行善。
在另一个故事里,孔子的弟子子路救了一个小孩,孩子的父亲为了报答他,送给他一头牛。孔子对子路接受牛的行为表示赞同,并认为这会鼓励更多的人去做好事。
因此,综合孔子的这些言论和行为,可以得出结论:孔子认为帮助他人后应当接受并感谢他人的回报,这不仅是对善行的认可,也是对社会和谐与温暖的促进。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