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归纳总结如下:
判断句
基本形式: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常见形式:
“……者,……也”
“……,……者”也
用动词“为”作判断,如“此为何若人”
用副词表示判断,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用“是”表示判断,如“斯是陋室”
否定判断句,如“非若是也”
陈述句
基本形式:动词或形容词为谓语,对主语进行陈述。
常见形式:
“夫子之道,日益月新”
疑问句
基本形式: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为引导词,对动作、状态、性质等提出疑问。
常见形式:
“孰能为之?”
“尔知之乎?”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倒装句
基本形式:将正常语序的句子成分进行倒置,以达到强调或特殊效果。
常见形式:
主谓倒装,如“甚矣,汝之不惠”
宾语前置,如“何陋之有”
介词结构后置,如“投以骨”
状语后置,如“蒙辞以军中多务”
定语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省略句
基本形式:在句子中省略某些成分,以达到简洁明了的效果。
常见形式:
省略主语,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省略宾语,如“问(之)所从来”
省略介词“于”,如“彼其受之(于)天也”
省略量词,如“船头坐三人”
被动句
基本形式:表达主语受到某种动作或作用的影响,而主语本身并不具备执行这种动作的能力。
常见形式:
用“为…所…”表示被动,如“山峦为晴雪所洗”
用“为所”表示被动,如“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用“于”表被动,如“管夷吾举于士”
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如“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这些句式在文言文中广泛使用,掌握这些句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