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裕葡萄酒,这款源自中国烟台的珍稀佳酿,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风味,成为了众多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历史与文化的交融,是时间的佳酿,情感的寄托。
在1941年,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向海洋》的散文,其中对张裕葡萄酒的描述令人难以忘怀:“烟台,你以出名的苹果、出名的苹果香的葡萄给我永远的记忆的烟台啊!你好么?我爱喝你张裕酿造一二十年的陈葡萄酒,那样馥郁香冽,泛着琥珀般的颜色,真是沁人心脾,心会开花;润着喉咙,喉咙会唱歌的。”这篇散文的作者是陕甘宁边区教育厅中等教育科科长吴伯萧,他以深情的笔触,将张裕葡萄酒与美丽的烟台、苹果和海洋紧密相连,勾勒出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在莫言的巨著《酒国》中,张裕葡萄酒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文中这样写道:“(他)喝了一大口张裕葡萄酒。酒液柔滑,犹如美女肌肤。”从“酒液柔滑,犹如美女肌肤”的描述来看,笔者猜测小说主人公喝的应该是一款红酒,因为“柔滑”通常是用来形容红酒的专业术语,表示单宁柔顺、口感圆润。
张裕葡萄酒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1892年,南洋华商张弼士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情与对葡萄酒的热爱,在这片依山傍海的土地上,种下了一颗颗希望的葡萄籽,也种下了一个关于梦想与坚持的种子。他借鉴西方先进的酿酒技术,结合中国本土的气候条件与土壤特性,开启了张裕葡萄酒的辉煌篇章。
张裕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酿酒工头们用舌尖舔尝葡萄的成熟情况,用经验捕捉恰倒好处的采摘时间,这一刻的决断,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美酒入口时,才见答案。在地下10公尺的恒久地窖中,巨大的橡木桶内,张裕葡萄酒安静地沉睡,修心养性,酝酿着色泽、透明、绵长、醇香。一旦解禁,便光艳四射,垂涎三尺的岂止是红唇与舌苔。
张裕葡萄酒,这款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珍稀佳酿,已经成为了中国葡萄酒业的骄傲。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历史的记忆。无论是吴伯萧笔下的“馥郁香冽,泛着琥珀般的颜色”,还是莫言小说中的“酒液柔滑,犹如美女肌肤”,都让人对张裕葡萄酒心生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