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十五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公历9月7日或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65°时。这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意味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白露这个名称的由来与露水的颜色和性质有关。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的描述,意思是秋季的气温逐渐下降,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因此得名“白露”。
白露时节,天气明显转凉,昼夜温差加大,清晨时分人们会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由于夜晚温度降低,水汽凝结在上面,形成了晶莹剔透的白色水滴,这就是白露。
此外,白露节气在农业上也有重要的意义。此时,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农事活动也进入繁忙期。例如,在白露时节,稻子即将结穗,露水对稻子的灌浆有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白露节气不仅反映了自然界气温的变化,还带来了凉爽的秋季气候,是秋季的一个重要节气。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