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代表作,以豪放、激昂的笔触,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时光、以及自我价值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以酒会友、借酒浇愁为背景,展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
在诗的开篇,李白以震撼人心的自然景象起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接着,他又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进一步以人生易老、青春难驻的悲哀,来强调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紧迫。
然而,李白并非一味沉溺于消极情绪之中,反而从中提炼出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及时行乐,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体现了李白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李白通过描绘宴饮的欢乐场景,表达了自己对财富、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快乐的追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李白的豪放不羁,也表现了他对世俗束缚的反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在诗的结尾部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一句成为统摄全篇的主旨句。它表达了李白对权贵生活的鄙视和对醉酒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寓了他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整首诗以这一主旨句为灵魂,将诗人的情感、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将进酒》统摄全篇的句子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句诗不仅概括了李白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也体现了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