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白鹅》
它叫的时候像一个严厉的警察,走起路来像京剧里出场的净角,吃饭的时候像一个要专人侍候的大老爷,总之,极像一个高傲的人。
法布尔《蟋蟀的住宅》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老舍《猫》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梁实秋《白猫王子五岁》
白猫王子不是属于“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那个类型。他好像有他的尊严。有时候我喊他过来,他看我一眼,等我喊过三数声之后才肯慢慢的踱过来,并不一跃而登膝头,而是卧在我身边伸手可抚摩到的地方。如果再加催促,他也有时移动身体更靠近我。大多时他是不理会我的呼唤的。他卧如弓,坐如钟,自得其乐,旁若无人。至少是和人保持距离。
这些段落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动物的性格特点,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动物的情感和个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