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猖会》批注
1. 隐鼠事件与“仇猫”情感
隐鼠的活泼可爱:为后文鲁迅得知它被猫吃去的“愤怒而且悲哀”作了铺垫,为他的“仇猫”作了很好的解释。
2. 五猖会的期待与失望
孩子们对迎神赛会的期待:文中提到,孩子们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这表达了孩子们对热闹活动的喜爱和期待。
偏僻地区的赛会:由于作者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已经是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这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
3. 父亲的阻难与儿童心理
父亲的阻难: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这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父子间的隔膜。
封建教育的影响:通过描写父亲对五猖会的阻难,文章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指出愚昧的封建教育对孩子天性的压抑与摧残。
4. 鲁迅的心情变化
对五猖会的期待:鲁迅描述了童年时对五猖会的期待和兴奋,这种心情体现在对五猖会热闹场面的描绘和对神怪的想象中。
对现实的失望:当鲁迅真正参与到五猖会中时,他发现实际情况与他想象中的相差甚远,这种失望情绪通过对五猖会中迷信行为的描写体现出来。
《父亲的病》批注
1. 名医的诊金与用药
名医的诊金:文中提到,名医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和名医的高价。
用药的特别之处:名医的用药与众不同,据舆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但具体药品不得而知,只觉得“药引”的难得,新方一换,就得忙一大场。
2. 封建教育的影响
教育的不合理:通过描写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父子间的隔膜,文章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对儿童天性的压抑: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使得孩子们失去了童年的乐趣和自由。
总结
通过对《五猖会》和《父亲的病》的批注,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儿童天性的关注。这两篇文章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和教育制度的不合理,还揭示了封建思想习俗对儿童天性的压抑与摧残。鲁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呼吁人们珍惜现代社会的和谐与民主,努力学习和成长,以不负国家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