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进行二次备课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标
使用双色笔或其他标记工具,在原教案中圈画出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以及具有比较性、典型性、易错性的内容,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引起注意。
增
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必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原教案中过简的环节进行补充具体说明,将具体的指导、启发和点拨的方式方法写入自己使用的学案,使教案更具实用性。
改
改正原教案中的一些错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和学法。
删
删除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教学内容环节,确保教案内容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调
根据需要调换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原教案中过程设计的先后顺序,以适应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
备教学目的和重难点
以班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解读教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看其是否与本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
备教学设计
检查课前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审查新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是否与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否具体、有层次性和开放性,是否能启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
检查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言是否能让教师驾驭课堂时得心应手,充分估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及应对措施。
备练习设计
设计一节课的练习,让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加以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特别关注本班学生最容易混淆或出错误的知识点,精心构思练习内容。
备教学效果分析
在课后分析教学的效果,检查教学中的得与失,并进一步分析原因,明确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备教学评语
在学生展示之前,对学生在展示过程中的情况做到方方面面的预测和预设,以便更好地驾驭课堂。
通过以上步骤,教师可以制定出更加符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