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深入探究汉语语法结构的重要工具,它通过明确词语之间的层次关系,揭示了汉语语法结构的内在规律。这种分析方法不仅在语言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为语言教学、语言处理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以下是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优点
系统性:
层次分析法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成为继机理分析、统计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系统的思想在于不割断各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而层次分析法中每一层的权重设置最后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结果,而且在每个层次中的每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都是量化的,非常清晰明确。
简洁实用的决策方法:
这种方法既不单纯追求高深数学,又不片面地注重行为、逻辑、推理,而是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复杂的系统分解,能将人们的思维过程数学化、系统化,便于人们接受,且能把多目标、多准则又难以全部量化处理的决策问题化为多层次单目标问题,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同一层次元素相对上一层次元素的数量关系后,最后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计算简便,并且所得结果简单明确,容易为决策者了解和掌握。
所需定量数据信息较少:
层次分析法主要是从评价者对评价问题的本质、要素的理解出发,比一般的定量方法更讲求定性的分析和判断。由于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模拟人们决策过程的思维方式的一种方法,层次分析法把判断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步骤留给了大脑,只保留人脑对要素的印象,化为简单的权重进行计算。这种思想能处理许多用传统的最优化技术无法着手的实际问题。
适用性广:
层次分析法适用于对无结构特性的系统评价以及多目标、多准则、多时期等的系统评价。它能够明确词语之间的层次关系,揭示语法结构的内在规律,适用于语言教学、翻译、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缺点
不能为决策提供新方案:
层次分析法的作用是从备选方案中选择较优者,没有办法得出更好的新方案。
囿旧:
层次分析法只能从原有的方案中优选一个出来,没有办法得出更好的新方案。
粗略:
该法中的比较、判断以及结果的计算过程都是粗糙的,不适用于精度较高的问题。
主观:
从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到给出成对比较矩阵,人主观因素对整个过程的影响很大,这就使得结果难以让所有的决策者接受。当然采取专家群体判断的办法是克服这个缺点的一种途径。
局限性:
层次分析法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显性语法关系,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所隐含的语义结构关系。例如,在句子“我在房顶上发现了他”中,层次分析法无法明确是“我”在房顶上,还是“他”在房顶上,亦或是“我”和“他”都在房顶上。
总结
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在系统性、简洁性、适用性广等方面具有显著优点,特别适用于无结构特性的系统评价和多目标、多准则、多时期等的系统评价。然而,它也存在局限性,如不能提供新方案、计算过程粗略、主观性强等缺点。因此,在使用层次分析法时,需要结合具体问题和实际情况,权衡其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