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文案网-每一句文案都惊艳世界

红豆文案网-每一句文案都惊艳世界

三字经逐句和整文注解?

59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全文以三字一句的形式,讲述了人生的基本道理和学习的意义。以下是《三字经》的逐句注解和整文解读: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不知害人,既为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

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解释:

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弟”通“悌”,尊敬友爱。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解释:

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故人事亲事长,必要尽其孝悌。孝悌乃一件大事。其次一等,多见天下之事,以广其所知,多闻古今之理,以广其所学。知十百千万之数为某数,识古今圣贤之事为某文也。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解释:

这是指数字的递增,从一到十,从十到百,从百到千,从千到万,形象地说明了知识的积累和扩展。

建议

《三字经》不仅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经典之作,也是对成人的一种激励和启示。它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家庭教育和早期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通过阅读和理解《三字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本善、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孝顺和礼仪的价值。这些道理不仅适用于儿童,也适用于成年人,提醒我们在任何阶段都要不断学习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