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企业在使用燃气时,必须遵循一系列安全规范,以确保员工和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安全措施:
定期检查燃气设施
餐饮企业应定期对燃气管道和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包括阀门、接头、表计等,发现问题要立即处理,确保无漏气现象发生。
使用合格的燃气具
无论是炉具还是其他燃气设备,餐饮企业都应选用经过认证的合格产品,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确保通风良好
在使用燃气设备的场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以防止有害气体积聚,减少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用气环境要求
充装量不小于50千克的液化石油气容器应设置在所服务建筑外的单层专用房间内,并应采取防火措施;使用燃气的部位要与其他区域进行硬隔离。
气瓶存放要求
餐饮场所存放液化石油气瓶总数不超过两个(小罐),存放气瓶的房间严禁有明火和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气瓶间不得设置于地下、半地下空间和通风不良场所。
安装燃气报警器和紧急切断阀
用气部位均需安装燃气报警器、紧急切断阀(燃气报警器+紧急切断阀),可避免非营业期间发生燃气泄漏和爆炸事故。
燃气设备设施要求
燃气器具、气瓶、连接管及其他附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产品质量要求和产品技术要求,8年以上的燃气灶具须及时更新。
操作规范
用气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探测和报警装置,进行定期测试并记录,确保处于灵敏有效状态,并按标准配备干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禁止使用不符合规定的燃气器具
严禁使用50千克“气液双相”气瓶和可调节出口压力的调压器。
培训和意识提升
员工的安全意识是燃气安全使用的核心,餐饮企业应定期组织操作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掌握燃气的危害性、防爆措施及应急处置常识。
通过遵循这些安全规范,餐饮企业可以有效地降低燃气使用中的风险,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