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游园·皂罗袍》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中的一段经典唱词,属于昆曲曲牌名。以下是该唱段的原文及其赏析:
原文
```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
赏析
情感表达
杜丽娘的内心变化:这段唱词刻画了杜丽娘千回百转的心态变化。她在繁花似锦的花园中,看到百花盛开、莺歌燕舞,内心被压抑的人生欲望被激发出来。她感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赞叹中夹杂着深深的伤感,表达了她对自己人生春天同样多姿多彩却无法与他人分享的无奈。
景物描写
自然美景:唱词中描绘了花园中的美景,如“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通过这些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绚烂与生机。
对比手法:通过“姹紫嫣红开遍”与“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的对比,突出了美好春光的无人赏识和杜丽娘内心的悲凉。
哲理思考
良辰美景与赏心乐事:杜丽娘在唱词中提出“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疑问,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和人生困境的感慨。
艺术特色
语言优美:全曲语言精美,以词的手法写曲,抒情、写景及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无不细腻生动,真切感人。
韵律之美:曲风雅丽浓艳而不失蕴藉,情真意切,随景摇荡,充分展示了杜丽娘在游园时的情绪流转,体现出情、景、戏、思一体化的特点。
总结
《皂罗袍》作为《牡丹亭》中最出名的一段唱段,通过杜丽娘的游园经历,展现了她对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对人生困境的感慨。唱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景物描写和对比手法,表达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汤显祖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学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