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译文:
士人为了知己可以牺牲生命,女子为了心仪的男子会精心打扮自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译文: 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译文: 如果不使用圆规和曲尺,就无法画出方形和圆形。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
译文: 仁爱和圣洁的根本在于制度和规范。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译文: 制定法令的人是为了废除私欲,法令得以执行,私人的途径就被废弃了。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译文: 天下的事情,制定法令并不难,难的是严格执行法令;听取意见并不难,难的是让意见产生实际效果。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则圆,则必规矩。
译文: 想要知道什么是平直,一定要依靠水准;想要知道什么是方正,一定要依靠圆规。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译文: 木匠和车夫能教人如何使用规矩,但不能使人变得灵巧。孔门师徒各言志
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陈蕃愿扫除天下 原文:
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世,应当扫除天下,怎么能只打扫一间屋子呢?”薛勤知道他胸怀大志,非常惊奇。
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译文:
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但未来的事情还可以努力追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
聪明而且好学,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