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泻千里”和“相得益彰”是两个成语,它们的含义如下:
一泻千里
基本解释: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速极快,也比喻文笔奔放、流畅。
出处: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 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大河,一泻千里。”
例句:
李白的诗歌,雄浑奔放,大有一泻千里之势。
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将大地装点为另一番动人模样。
看着这一泻千里的洪水,所有的居民顿时就不知所措了。
相得益彰
基本解释:互相补充,取长补短。例如,一个人有优点,但也有缺点,这个时候和一个有助于自己改善缺点、补足不足的人在一起,就是相得益彰。
出处:源自古代的文学典籍。
例句: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相得益彰,它们各有所长,相融合,共同促进文明的进步。
队内球员之间的配合,能够发挥出每个人的特长,相得益彰,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颗心和一双眼睛,它们互相补充,协同工作,才能让我们看到世界上的美丽。
希望这些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