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字元晦,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朱熹的一些著名名言:
无欲则刚,有欲则柔。
知行合一。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强本而节用,敦斯益寡欲。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心外无物,心内无物,无物无理,无理无事。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
未见可思,则心自扰;未见可行,则心自疚。
格物致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熟读而精思。
行之力不足,须读书以助之。
心即理。
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活到老,学到老。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31. 志者诗之本也。
32. 百学须先立志。
33.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34. 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35. 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36. 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
37.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38. 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39.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40.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41.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这些名言不仅反映了朱熹的哲学思想,也体现了他对教育和学习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