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主要分析了以下几则故事的不合理之处:
卧冰求鲤:
故事讲述晋朝的王祥,其继母朱氏不喜欢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他的不是,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但王祥依然对继母非常孝顺。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鲁迅认为这个故事忽略了儿童的生命安全,将“肉麻当作有趣”。
老莱娱亲:
老莱子为了逗父母开心,穿上五彩斑斓的衣服,在父母跟前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鲁迅指出,这种“以不情为伦纪”的行为,不仅虚伪,而且对儿童有不良的影响。
郭巨埋儿:
郭巨家境贫寒,父亲死后,母亲与郭巨商议,为供养母亲,打算将儿子郭巨埋掉。郭巨认为这样对不住父亲,但母亲坚持,最终郭巨将儿子埋掉。鲁迅认为这个故事极端残忍,不顾儿童的生命。
鲁迅的写作目的是 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并抨击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他认为这些孝道故事不仅不符合现代文明,而且对儿童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摧残。通过这些分析,鲁迅希望唤起人们对封建孝道的反思,并提倡更为合理和人性化的孝道观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