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是一首五律,通过描绘竹子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理想和品德追求。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及其解释:
全文:
```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
逐句解释:
清切紫庭垂
清切:形容竹子的清新脱俗。
紫庭:指皇宫,暗示竹子在皇宫中的高贵地位。
垂:下垂,形容竹子枝叶茂盛。
葳蕤防露枝
葳蕤:指竹子枝叶繁茂的样子。
防露:防止露水打湿叶片,形容竹子叶子茂密,能够抵御露水。
色无玄月变
色无:颜色不变。
玄月:指阴历九月,暗示季节变化。
变:改变,形容竹子的颜色不会因为季节变化而改变,保持常新。
声有惠风吹
声有:声音有。
惠风:和煦的风,形容竹子在和风中摇曳发出的声音悦耳。
高节人相重
高节:指竹子挺拔耸立,象征人的高尚气节和操守。
人相重:人们互相敬仰和尊重,形容有高尚气节的人受到人们的尊敬。
虚心世所知
虚心:指竹心空虚,象征人的谦虚品性。
世所知:世人所知,形容谦虚的人能够获得世人的认可和尊重。
凤凰佳可食
凤凰: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和高贵。
佳可食:美好而可食用,形容竹子不仅美观,还有实用价值。
一去一来仪
一去一来:象征往返自如,形容竹子不仅美丽,还有生命力。
仪:仪态,形容竹子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优美。
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的“高节”和“虚心”两个特点,表达了诗人对高尚气节和谦虚品性的赞美。同时,通过“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吉祥和生命力。整首诗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寄托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