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图书阅览室管理制度是规范图书馆运作、保障资源安全、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规范。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管理制度要点:
一、基础管理规范
人员管理 配备专职或兼职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借阅登记、图书维护等工作。非工作人员需经许可进入,工作人员需妥善保管钥匙。
教师阅览室由兼职教师管理,教师借阅需遵守一学期归还制度。
开放时间与权限
阅览室全天开放(如周一至周五8:30-17:30),学生需持校园卡验证后进入。教师阅览室通常限教师使用。
电子阅览室仅限师生使用,禁止校外人员操作。
二、资源管理要求
图书采购与编目
定期编报图书订购计划,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新书需及时入库、编目。旧书需定期清理、修补或报废。
工作人员需建立详细的借阅、归还记录,确保账物相符。
借阅制度
开架借阅,每人限取1册,阅毕归位,不得乱插乱放。工具书、未装订期刊等特殊资料不外借。
师生借阅有明确期限:教师限一学期,文艺类书籍1个月,教学用书半年,可续借。
三、环境与安全保障
物理安全
安装防盗装置、灭火器材,定期检查设施设备。书架、电子设备需定期维护。
禁止在阅览室吸烟、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保持防火防潮。
卫生与秩序
读者需保持室内安静、整洁,不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阅读课需保持座位整洁。
定期打扫卫生,书刊分类摆放,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四、服务与监督
读者服务
管理人员需主动热情,提供咨询,及时处理读者需求。开设图书推荐专栏,配合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指导课。
建立学生阅读统计机制,分析阅读兴趣,改进服务。
监督与考核
工作人员需定期接受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制度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
对违规行为(如损坏图书、扰乱秩序)及时处理,严重者报学校相关部门。
五、附则
特殊活动管理: 举办讲座、展览等活动需提前报批,确保不影响正常阅览。 制度修订
以上制度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调整,建议通过家长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师生宣传,形成共同遵守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