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歇后语名言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一种语言形式,它们简洁生动,富有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农村歇后语:
瓦刀劈砖——干脆
拾麦打烧饼——纯赚
板上钉钉——跑不了
灯草抵门——撑不住
玻璃娃娃——明白人
破门帘子——挂不住
芝麻开花——节节高
锄头挖黄连——挖苦
阿婆留胡子——反常
丈二格豆芽菜——老嫩
出须的萝卜——肚里空
奶奶的鞋子——老样子
宰相的千金——不愁嫁
得牛还马——礼尚往来
快刀切豆腐——两面光
茶壶打了把,刚个嘴
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衣食不愁想当官,得了皇帝想神仙——贪得无厌
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绱鞋不使锥子——针(真)好
舍下灶王拜山神——舍近求远
社公菩萨放屁——神气十足
拿大炮打麻雀——大材小用
数九天不戴帽———动动(冻冻)脑子
拜把天地去要饭——没过一天好日子
肚子疼上眼药——不管用
光头打伞———无法(发)无天
空棺材出殡———目(木)中无人
袜子里长草——慌(荒)了脚
31. 老牛拉破车——慢慢吞吞
32. 田埂上种豆子——一路长苗
33. 稻田里的稗草——冒充禾苗
34. 高粱秆当柱子——撑不起
35. 垃圾堆里的蒜皮子——无用之物
36. 衙门里的狗——仗势欺人
37. 抱着木炭吃个饱——嘴黑心也黑
38. 鸡穿大褂狗戴帽——衣冠禽兽
39. 茅房里打灯笼——照屎(找死)
40. 顺水推舟——不费力
41. 和尚头的虱子——好捉
42. 火烧灯草——一点就燃
43. 蚯蚓吃土——开口就是
44. 驼子作揖——起手不难
45. 鼻涕往嘴里滴——顺势
46. 床头上拾钱——不用弯腰
47. 秃子当和尚——不费手续
48. 卖肉的切豆腐——不在话下
49. 药店里的甘草——一抓就到
50. 沙土地里的萝卜——一带就来
51. 牛角上挂把草——捎带不费力
52. 磨房里的将军柱——总归碰得着
53. 梁上君子——上不沾天,下不着地
54. 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
55. 粮仓里养鼠——有损无益
56. 粮店兼卖时装——有吃有穿
57. 粮店里的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