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第一段主要概括如下:
反对白话者的诅咒:
作者首先表达了对封建文化代表“反对白话者”的强烈诅咒,认为他们对白话文的阻碍如同“洪水猛兽”一般有害。
文学革命的肯定:
作者肯定了“文学革命”的成果,认为这使得孩子们终于有了“有图有说”的读物,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白话文。
阻遏新文化的对比:
作者对比了“别有心肠的人们”阻遏新文化与“麻叔谋”蒸死小儿的行径,突出“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
对白话文的鲜明态度:
通过反复的修辞手法,作者强调“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中外文化及儿童读物的对比:
作者指出,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与中国儿童的可怜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不满。
儿时印象与孝道理解:
作者通过追述记忆,描述了自己儿时对“画图本”《二十四孝图》的印象以及对孝道的理解,揭示了传统文化的虚伪及其对儿童成人的不良影响。
封建礼教的虚伪实质:
通过详写“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作者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中孝文化的虚伪实质及其扼杀“幼稚的爱美的天性”的本质。
总结与反思:
最后,作者总结指出,现实生活中的反对白话、整饬伦纪与以《二十四孝图》为代表的封建文化一脉相承,这些虚伪本质及其对人性的负面影响,正是“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的原因。
综上所述,第一段主要通过对反对白话者的批判、对文学革命的肯定、对中外文化及儿童读物的对比,以及儿时印象的回顾,揭示了封建礼教中孝文化的虚伪实质及其对儿童和人性造成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