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送灯的讲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送灯的时间
送灯活动一般从正月初五开始,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头年送灯笼的时间一般选在正月初八之前。
送灯的对象
主要是舅父给外甥送灯,俗话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的谐音)。
还有干爸给干儿女送灯的情况。
对于新婚夫妻,头一年娘家也会送灯。
送灯的物品
送灯必须有蜡烛,一般送一对灯笼,10根蜡烛,10根麻花,连送12年。
灯笼的式样很多,有宫灯、碌碡灯(圆灯)、莲花灯、盆灯、羊灯、鱼灯等,还有各式各样的花鸟灯。
除了灯笼,还有蜡烛和麻糖(麻花)。
在一些地方,送灯时还会加上曲莲(面粉制品)。
送灯的寓意
送灯笼寓意前途光明,幸福美满。
送灯象征着对祖先的敬仰和对亲情的传承,同时也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送灯还有祈求家庭和睦、人丁兴旺的寓意。
送灯的仪式
送灯时,通常由家中男性为主,清除祖先坟前的杂草,放鞭炮,烧纸钱,然后点亮蜡烛,并说些许愿的话。
在一些地方,送灯的活动从正月初八开始,持续到正月十五,期间送灯的方式和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如送大宫灯、有彩画的玻璃灯等。
其他讲究
送灯时,以谁先点燃为吉利,往坟地送灯的人,点灯时必须用自己的火柴,如果借别人的火柴点灯,认为祖先看不见光明。
在一些地方,送灯的礼品中还有母亲亲手制作的面塑。
这些讲究体现了陕西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