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的创作背景是 新文化运动时期,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封建礼教和旧传统观念对人们的思想禁锢极为严重,同时西方文化的冲击也让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中国的社会现状。
具体来说,1918年5月15日,《狂人日记》首次发表于《新青年》杂志,后收录于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该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
鲁迅在创作《狂人日记》之前,已经撰写了《文化偏至论》《魔罗诗力说》等文学论文,翻译了许多“域外”的进步小说,并创作了文言小说《怀旧》,其主要思想都在于唤起人们的觉醒。然而,作为一个先进的知识分子,鲁迅的声音虽然激进,但毕竟缺少呼应,不能造成一个运动。直到《新青年》向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首先发难后,虽然也一时有些寂寞,但大家一起鼓动,终于形成了一股势力,其影响就震撼人心了。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鲁迅通过“狂人”这一角色,借助其疯狂的视角,揭示了传统礼教的残酷与非人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