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文案网-每一句文案都惊艳世界

红豆文案网-每一句文案都惊艳世界

关于诸葛亮的典故的古文?

59

关于诸葛亮的典故,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古文记载: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先主(刘备)问诸葛亮:“先生何故自北而南?”诸葛亮回答:“臣本北人也,欲往南方游学,未曾得意。”先主问:“若得一州为安身之处,何如?”诸葛亮说:“臣游学不遗余力,所愿者但得尽其志耳。”先主大喜,命犍为太守送诸葛亮往南阳。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三顾茅庐》

徐庶向刘备热诚地推荐诸葛亮,刘备很高兴,便决定去访聘。当时诸葛亮正在襄阳城外隆中隐居。刘备携同关羽、张飞到隆中,不巧诸葛亮出了门,没见到。过了几天,刘备再冒着风雪去拜访,诸葛亮又跟朋友闲游去了。两次见不到孔明,刘备有些失望,但是为了成就大业,他求才心切,不顾张飞关羽的埋怨,又安排第三次的拜访。最终,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火烧博望》

诸葛亮初出茅庐,利用智谋和火攻,成功击败曹操的大将夏侯惇,使刘备声名大噪。这场漂亮的胜仗,使关张开始佩服诸葛亮,从此诚心诚意地听从他的调遣。

《火烧新野》

曹操再次进攻新野,诸葛亮再次运用火攻,烧毁曹军的粮草,使曹军败退。

《舌战群儒》

诸葛亮为促成孙刘联盟,只身前往东吴,在大堂上与东吴的众多谋士展开辩论,以其卓越的口才和深邃的见解,成功说服了东吴君臣。

《智激周瑜》

诸葛亮利用周瑜的妒忌心理,巧妙地激将周瑜,使其在赤壁之战中积极参战,最终击败曹操。

《草船借箭》

周瑜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以草船为诱饵,从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展现了其超凡的智慧和胆识。

《祭七星坛借东风》

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在七星坛祭拜,借来东风,使周瑜的火攻计策得以成功实施。

《空城计》

诸葛亮在街亭失守后,面对司马懿的大军压境,他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抚琴,表现出一种胸有成竹的态势,成功吓退了司马懿的军队。

《七擒孟获》

诸葛亮为平定南蛮,七次擒获南蛮首领孟获,又七次将其释放,最终孟获心悦诚服,归顺蜀汉,体现了诸葛亮以德服人的治国理念。

这些典故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也反映了他忠诚、谨慎、勤勉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