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是一部 包含褒义和贬义的作品,具体如下:
褒义
《二十四孝图》是由中国古代的二十四个关于“孝道”的故事所组成,从行为的层面对于“孝道”以褒奖。
这些故事旨在宣传封建“孝道”,并包含中华民族的道德精华。
贬义
鲁迅先生在其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对此挖苦讽刺,称其为封建统治的糟粕,充满了残暴与虚伪,还以“孝道”作为粉饰。
西方对于此类问题,则恰恰相反,认为如果想要对事物进行教育或者寓意,必须推敲其表象故事的逻辑性,并从有逻辑的事件本身讲述所蕴含的内在的教育意义。鲁迅等人认为《二十四孝图》中的故事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这些故事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批判了封建复古主义的倒行逆施。
综上所述,《二十四孝图》在不同人眼中具有不同的评价,既有对其孝道的褒扬,也有对其虚伪和残忍的批判。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