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师生交往中,除了尊师重道之外,还应该遵守以下礼仪:
礼貌待师:
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进老师办公室先敲门,使用礼貌用语,如“请问”、“谢谢”等。
注意场合:
在不同的场合与老师交谈时,语气和交谈主题应随着场合的变化而有不同,保持适当的语调和举止。
勿失分寸:
与老师交往时,保持礼貌但也要注意分寸,避免过分亲昵或放肆的行为,如打听老师的隐私、从背后突然拍打老师等。
感恩之心:
对于老师的帮助与指导,要表达感激之情,一句简单的“谢谢老师”足以让老师感受到你的真诚与感恩。
尊重隐私:
在与老师交流时,避免询问或传播老师的个人隐私,尊重老师的个人空间与尊严。
正面评价:
在同学间讨论老师时,保持客观与正面,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共同维护老师的良好形象。
虚心听取教诲:
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珍惜劳动成果: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及时订正作业,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
尊重全体教职工:
不仅要对任课老师有礼貌,还要尊重学校的工人叔叔阿姨等其他教职工,见面主动打招呼,离开道别“说再见”。
遵守课堂礼仪:
上课迟到应先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上课发言时,应立正站直,目光正视老师;回答老师问题要起立,问老师问题要举手,经允许后起立再问。
这些礼仪规范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