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的文学认知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独特的语言风格: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运用了白话文,以自己独有的语言风格展现出狂人是活生生的狂人,准确入微地写出了狂人的精神状态。通过将日记与妄想症患者的内心独白结合在一起,鲁迅表达出了自己所想的内容,用犀利的笔调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人们的堕落,用一个狂人的眼光述说这个社会的黑暗,让人充满恐惧。
审美形象世界的营造:
文学性能够营造出一个审美形象世界,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的性质。在《狂人日记》中,鲁迅通过狂人的视角,创造了一个充满象征意义和隐喻的世界,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性和虚伪性。
对封建道德的批判:
作品以“狂人”的病情发展为线索,逐层深入地揭露了封建道德的残酷性与虚伪性。把猛烈的炮火对准了传统的封建道德,揭露了这种道德是一种“吃人”的道德,几千年的封建史是“吃人”的历史。
启蒙主义思想:
作品的主题明确,主要“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表现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表现出鲜明的启蒙主义的思想特征。
叙述模式上的创新: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运用了狂人思维和白话文体作为“呐喊”的突破和开端,这种创新在叙述模式上表现为错杂和对立,强有力的文言与白话碰撞,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综上所述,《狂人日记》通过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审美形象世界的营造、对封建道德的批判、启蒙主义思想的表现以及叙述模式上的创新,充分展现了其文学认知属性。这些属性使得《狂人日记》不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