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居安思危”的古文有以下几句:
《谏太宗十思疏》 中唐太宗说:“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左传·襄公十一年》
中记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唐太宗对亲近的大臣们说:
“治国就像治病,即使病好了,也应当休养护理,倘若马上就自我放开纵欲,一旦旧病复发,就没有办法解救了。现在国家很幸运地得到和平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都服从,这真是自古以来所罕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这种情况不能维护久远,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啊。”
简文帝:
“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
《周易》: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班固:
“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
扬雄:
“治不忘乱,安不忘危。”
魏征: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墨翟:
“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荀况:
“满则虑嗛,平则虑脸,安则虑危。”
刘向: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司马相如: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
潘岳:
“图匮于丰,防俭于逸。”
这些古文都强调了在安定的环境中也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做好准备以防患于未然,体现了“居安思危”这一重要理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