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通常在公历2月3-5日,表示春季的开始,气温逐渐升高,植物开始萌发生长。
雨水:
通常在公历2月18-20日,表示降雨量开始增多,农业生产进入繁忙期。
惊蛰:
通常在公历3月5-6日,表示冬眠动物开始苏醒。
春分:
通常在公历3月20-22日,表示白天与夜晚长度相等。
清明:
通常在公历4月4-6日,表示天气渐暖,草木繁茂。
谷雨:
通常在公历4月19-21日,表示降雨量增多,有利于谷物生长。
立夏:
通常在公历5月5-6日,表示夏季的开始。
小满:
通常在公历5月20-22日,表示夏作物麦类等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
通常在公历6月5-7日,表示农作物成熟,进入繁忙的播种期。
夏至:
通常在公历6月21-23日,表示白天最长。
小暑:
通常在公历7月7-8日,表示初夏时期,天气炎热。
大暑:
通常在公历7月22-24日,表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立秋:
通常在公历8月7-9日,表示秋季的开始。
处暑:
通常在公历8月22-24日,表示暑热天气结束。
白露:
通常在公历9月7-9日,表示早晚气温下降,露水增多。
秋分:
通常在公历9月22-24日,表示白天与夜晚长度相等。
寒露:
通常在公历10月8-9日,表示气温显著下降,露水更凉。
霜降:
通常在公历10月23-24日,表示开始出现霜冻。
立冬:
通常在公历11月7-8日,表示冬季的开始。
小雪:
通常在公历11月22-23日,表示降雪开始,但雪量不大。
大雪:
通常在公历12月7-8日,表示降雪增多,雪量较大。
冬至:
通常在公历12月21-23日,表示白天最短。
小寒:
通常在公历1月5-7日,表示天气寒冷,但还未到最冷时期。
大寒:
通常在公历1月20-21日,表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