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第一段主要描述了鲁迅对封建旧礼法和白话文推行阻力的大力批判。以下是对第一段的赏析:
白话文推行阻力
第一段开头提到“只要能读下去,就可以懂得的了,可是一般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这里揭示了鲁迅对当时社会推行白话文的阻力感到愤慨,认为这种阻力是为了维护封建礼教,剥夺孩子们的乐趣。
揭露封建旧礼法
鲁迅通过第一段揭露了封建旧礼法的虚伪和残酷,特别是通过“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表达了他对这些故事所宣扬的“孝道”的强烈反感。他认为这些故事不仅不近人情,而且充满了虚伪和残忍。
情感表达
在第一段中,鲁迅用“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来形容他对反对白话文者的痛恨,这种夸张的表达方式,突显了他对复古派和反对白话文者的强烈谴责。
对比手法
鲁迅通过对比中国儿童和别国儿童的生活,表达了对当时中国儿童教育状况的担忧。他认为,由于复古派的阻碍,中国儿童失去了接触新知识的机会,变得可怜。
反思与绝望
在描述了自己请人讲述《二十四孝图》后的感受时,鲁迅表示对“孝”的艰难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这种反思和绝望进一步揭示了他对封建孝道的深刻批判。
综上所述,第一段通过揭露封建旧礼法的虚伪和残酷,批判了白话文推行的阻力,表达了鲁迅对封建孝道的深刻反思和绝望。这段文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反映了鲁迅对当时社会文化的深刻批判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