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安居乐业:形容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联合式结构,含褒义,主要用作谓语、定语。
国泰民安: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
成语出处:
安居乐业:出自《老子·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国泰民安:出自《宋史·食货志上六》:“国家以四海为家,故以安民为本。”。
成语用法:
安居乐业:用于描述人民生活状态,如:“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安居乐业,生活美满。”。
国泰民安:用于描述国家和社会状态,如:“在太平盛世,国泰民安,人民幸福安康。”。
成语近义词:
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丰衣足食。
国泰民安:海晏河清、安土重迁。
成语反义词:
安居乐业:民不聊生、水深火热。
国泰民安: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成语典故:
安居乐业:春秋时期,老子提出了“安居乐业”的理念,强调人民应安于所居,乐于所业,以达到社会和谐稳定。
国泰民安: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山川神》中提到“国泰民安”,祈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总结:
“国泰民安安居乐业”这一成语组合,形容的是一个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美满,人们能够安心居住,快乐工作的理想状态。这既是对国家和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赞美,也是对人民生活幸福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