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常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省便士,英镑自来”。她每天深夜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苏东坡
苏东坡在被贬官到黄州时,生活窘迫。为了渡过逆境,他订出了一套特别的规划开支方法:把全部收入分成12份,每月一份;然后又将每份分为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他把每月分好的每小份钱挂在屋梁上,每日早晨挑下一包来用,准余不准超。剩余的钱,他另用竹筒保存,以备意外开支之需。即使后来他做了高官,仍注意节省,从不讲究奢华。
吴隐之
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困难度日,养成了勤简朴素的习惯。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他的女儿出嫁时,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卖狗嫁女
吴隐之的女儿出嫁时,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管家问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
勤俭的猴子
有一只猴子,从人那里学会了勤俭,明白“浪费等于犯罪”的道理。一个大清早,猴子早餐时捧着一颗猕猴桃,不小心从手上滑落了,滚进脚下的乱石堆。猴子赶紧搬开面上的石头,不料那颗猕猴桃一下子滚进了石缝中。猴子信心十足地一定要捡回那颗猕猴桃,最终找到了猕猴桃,但搬移的石块挡了道,在太阳下山之前,猴子还得把小山似的石块搬回原处。
这些寓言故事都强调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通过不同人物的故事,教育人们要珍惜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并以此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