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赋得阶前嫩竹》- 陈·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苦竹》- 唐·陈陶
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轩墀曾不重,翦伐欲无辞。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风竹》- 明·徐渭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长竹》- 唐·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咏竹》- 宋·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庭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夜雪》- 唐·白居易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竹竿有甘苦》- 唐·孟郊
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
《送卢主簿》- 唐·王勃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这些诗句不仅赞美了竹子的美丽和坚韧,还通过竹子表达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情感。希望这些诗句能够帮助五年级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竹子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