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的六年级名句包括: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孔子的名言,意为:如果学习却不思考,就会一无所获;如果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充满危险。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解读: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够事先决定妥当,就不会行不通了。
“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解读:处于一定的职位,却没有在那个职位上所应该提供的意见,君子感到羞耻;有那样的言论,却没有那种行为,君子感到羞耻。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
解读:饮食吃喝与男女情爱,是人存在的最大欲求;生老病死与贫困苦厄,是人存在的最大恶苦。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出自《礼记·杂记下》,这句话说明了为政要宽严相结合,这便是周文王和周武王所治理国家的政策。
“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出自《礼记·儒行》,说话一定要以信义为先,做事情一定要保持中正。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出自《礼记·儒行》,不以金玉为宝物,而是以忠信为宝物。
“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
出自《礼记·儒行》,人的身体可能出现危险,但是他的意志却不可以改变。
“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
出自《礼记·儒行》,在内部推荐人才时不回避亲属,在外部举荐人才时不回避怨恨。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出自《礼记·表记》,君子对待别人,不会有不得体的地方,也不会失色于别人,对别人说话也不会有什么失礼的地方。
“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
出自《礼记·缁衣》,孔子说:“仁者是天下的表率,义者是天下的法则。”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
出自《礼记·缁衣》,说话实在,做事情循规蹈矩,因此或者的时候回坚定不移的坚守志向,死了之后也不会有什么可以夺走自己的好名声。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出自《礼记·曲礼上》,礼所崇尚的是互相之间往来的礼仪:我对你讲礼,到你那里拜访了,你却不到我这里来,这是不符合礼仪的;如果只接受别人的礼物,自己却不给人家回礼,也是不合礼仪的。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出自《礼记·曲礼上》,为人处世,应该保持头脑冷静,客观看待一切人事物。即使是自己非常喜爱的人,也不能只知道他的优点,而不知道他的缺点;即使是自己非常厌恶的人,也不能只知道他的缺点,而不知道他的优点。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
出自《礼记·学记》,德行非常高的人,应该成为世人的榜样,而不限于担任某一种官职;真正的大道,万物都会遵守,不会仅仅适用于某一件事物;真正有信用的人,自然被人相信,不需要对天发誓;四季变换有它的自然规律,不需要人为干预,它也会守时。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出自《礼记·曲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