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菊花》
原文:
```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
译文:
```
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
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
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
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
注释:
融融:光润的样子。
元稹的《菊花》
原文:
```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译文:
```
一丛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
我绕着这家的篱笆墙赏菊,一圈又一圈,不知不觉中,竟已西斜。
百花之中,不是我最菊,而是因为菊花凋零得最晚,如果它开谢了,后面也就无花可赏了。
```
注释:
秋丛:指丛丛秋菊。
舍:居住的房子。
陶家:陶渊明的家。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杜甫的《菊花》
原文:
```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
译文:
```
庭前的甘菊花因为移载得晚,到重阳节时花蕊还是青的没有开花,不能摘来观赏。
等到明天秋景萧瑟人们从酒醉中清醒了,你再开出些残花来有什么用呢?
篱笆边的野地里开了许多杂花,人们将这些细碎琐屑的花采了摆在中堂中观赏。
感念你空长了大大的枝叶,只因跟扎的不是地方才不幸为风霜所侵。
```
陈子昂的《菊花》
原文:
```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阴含素影,华岳影无形。
白露滋寒竹,青霞散乱星。
下落明珠滴,飞扬白羽声。
```
译文:
```
菊花在秋天微微升起在西海,幽暗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
圆圆的月光正照在东边,阴冷的月亮已经沉在凝重的云层里。
皎洁的月光洒下如明珠般清寒的竹叶,绚丽的朝霞散落在天际如飞扬的羽毛。
露水沾湿了寒冷的翠竹,淡青色的霞光散布在天空如飞扬的羽毛。
```
这些译文和注释涵盖了不同朝代的诗人对菊花的描绘和感受,展现了菊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和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