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对雪》- 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满庭芳·碧水惊秋》- 秦观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白头吟》- 卓文君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新竹》- 韩愈
竹笋才生黄犊头,移植庭院作新友。
《北山竹柏图》- 徐渭
山庄林下阴深处,栽得清溪尽不同。
《食笋诗》- 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竹里》- 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咏竹》- 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夜雪》- 白居易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欧阳修
夜深风竹敲秋韵。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扬州鹤》- 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书舍竹》- 蔡确
窗前翠竹三竿,萧洒风吹满院寒。
《员当谷》- 苏辙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和师厚栽竹》- 黄庭坚
这些诗句都以竹子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