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和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并且有着深厚的友谊。关于他们三人同游的故事,主要发生在 天宝三年(744年)。
同游背景
李白:当时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结束了在长安的宫廷生活,开始漫游四方。
杜甫:杜甫在长安科举失败后,一直未能进入仕途,心情郁闷。
高适:高适也处于仕途坎坷、穷困潦倒的状态,曾在梁宋之间流浪。
同游经历
相遇:天宝三年(744年)春,李白在洛阳遇见了杜甫,两人一见如故,相约秋日同游河北、山东。同年秋,李白、杜甫、高适三人在梁宋之地不期而遇,从此开始了一段难忘的友谊之旅。
活动:三人在梁宋一带游览,登吹台,游梁园,在孟诸野泽狩猎,饮酒观妓,射猎赋诗,相得甚欢。
诗作:这次同游期间,李白创作了《将进酒》,杜甫创作了《登高》,高适创作了《别董大》等名篇。
分道扬镳
李白:在梁宋之旅结束后,李白继续他的漫游生活,最终加入了永王的幕府,担任江淮兵马都督从事一职。
杜甫:杜甫在梁宋之旅后,继续他的科举之路,虽然多次失败,但始终坚持不懈。
高适:高适在梁宋之旅后,得到了张九皋的举荐,开始了他的仕途,后来成为安史之乱中哥舒翰的幕僚,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
总结
李白、杜甫和高适的三人同游,不仅是一次文学上的交流,更是一次人生经历的分享。他们在梁宋之地的相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段经历对他们的文学创作和人生轨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他们后来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这段美好的时光成为了他们心中永恒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