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焉”是一个出自《论语·里仁》的成语,意思是见到有才德的人就想与他齐平,学习他的优点以提高自己;同时,见到不贤的人则要反省自己是否有类似的毛病。
小故事
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伯启自省
夏朝的时候,一个反叛的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儿子伯启抵抗,结果伯启打败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但伯启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法不如他的缘故。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过来才是。”从此以后,伯启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粗茶淡饭,衣着朴素,任用有才干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过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来侵犯,反而自动投降了。
唐太宗的贤才观
唐太宗李世民做了二十三年的皇帝,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功。唐太宗向周围的大臣们问:“我的才能比不上古人,可是我比古人的成绩大,为什么?”那些大臣们纷纷说他本事大,威望高,都是些吹捧之词。唐太宗却不以为然。他说:“我成功的原因有五条:第一,过去的皇帝常嫉妒有才能的人,而我却喜欢贤才,能用贤才;第二,对于贤才,我用他的长处,避免他的短处,从来不求全要求;第三,我尊重有功的人,也原谅犯过错误的人;第四,过去皇帝不听劝谏,往往冷落或杀了直言敢谏的人。而我却能听进谏诤,奖励说实话的人。因为他们指出了我的缺点,要我防止、克服,自然少犯错误;最后说到我不但重视汉族人,也同样重视少数民族及外国人,因而他们都来投奔我,帮助我。”众臣听后,都很佩服。
感悟
“见贤思齐焉”不仅是一种学习的态度,更是一种自我提升和修养的方法。通过向贤者学习,我们可以取长补短,不断进步。同时,面对不贤者,我们应反思自己,避免重蹈覆辙。这种以贤为镜、以不贤为戒的修身之道,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践行这一理念。例如,我们可以多阅读贤者的传记和事迹,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可以寻找并学习身边优秀的同事和朋友,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品德;同时,我们也应时刻保持谦逊和自省,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
总之,“见贤思齐焉”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和精神追求,它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卓越,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