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体裁及其特点如下:
篆书
特点: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其特点是形体字体宽扁,左右舒展,平衡对称,整齐均匀。
隶书
特点:隶书是从篆书发展而来的,字形扁方左右分展,起笔蚕头收笔燕尾,化圆为方化弧为直,变画为点变连为断,强化提按粗细变化。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楷书
特点:楷书也叫正楷,从隶书演变而来,字形方正,笔画平直,沿用至今一直长盛不衰。楷书的鼎盛时期是在唐朝,无论书法家的风格多么善变都没能摆脱晋唐的格局。
行书
特点:行书最大的特点是连笔和省笔,无法却有体,在保留了正体字完整结构之外,达到快速书写的目的。行书是楷书的快写,其中苏东坡的行书在历史上有着较高的艺术地位,他的“黄州寒食贴”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草书
特点:草书是一种书写便捷式的字体,它的主要特征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章草由隶书演变而来,今草由章草演变而来,今草分为大草、小草、行草。
这些书法体裁各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书写技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