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设施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要求。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依法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将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管理范围、内容、要求分解到各部门、各岗位,明确责任人员、责任内容和考核奖惩标准。
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包括安全生产例会、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危险作业管理、危险物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现场带班、安全生产责任考核、作业场所职工安全卫生健康等管理制度。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其他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职能部门负责人、生产车间(区队)负责人、生产班组负责人、一般从业人员等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并保证计划的落实。
安全生产投入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制度。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生产信息报告和管理
建立安全生产信息报告、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防控
建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机制,进行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与外部合作
与主要供应商和分包商建立安全生产合作机制,确保供应链安全。
积极响应政府和监管要求
积极响应政府和监管机构的安全生产特别要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文化
加强与相关社会组织和公众的沟通与合作,提升安全文化水平。
企业应根据上述清单内容,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并确保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