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文化在中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前期(2004年-2006年)
非主流文化最早开始于2004年左右,这一时期的非主流主要表现为叛逆、颓废和对世界的不满,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兴盛期(2007年-2011年)
2007年10月7日,一个大二女生在网站上发表了一片带有浓厚非主流特征的日记,迅速引起了一股浪潮,标志着非主流文化正式进入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染发、打耳钉、唇钉等成为时尚,流行音乐方面,许嵩、徐良、汪苏泷等被称为非主流时代的三大男歌手。
逐渐衰落期(2011年-2012年)
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开幕,大量外国流行元素进入中国,人们的着装风格发生变化,奇装异服不再流行,主流力量增强,非主流开始迅速衰落。
彻底衰落期和部分融入主流期(2013年-2014年)
到2013年,非主流文化已经彻底衰落,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年轻人的审美和文化观念。
综上所述,非主流文化在中国从2004年开始兴起,到2011年达到鼎盛,随后逐渐衰落,到2014年基本融入主流文化。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