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出自魏晋时期的《桃叶歌三首·其三》,是东晋时期王献之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桃叶和渡口的场景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情承诺和安慰。
具体赏析如下:
诗歌背景
《桃叶歌三首·其三》是王献之写给他的爱妾桃叶的作品。相传桃叶每次渡过秦淮河时都感到害怕,王献之为了安慰她,创作了这首诗。
诗句内容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这两句诗描绘了桃叶多次往返于江面的情景,并说明她渡江时不需要船桨,因为水流湍急。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这两句诗是诗人的深情承诺,意思是尽管桃叶在渡江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恐惧,但她可以放心大胆地渡江,因为诗人会在江边亲自迎接她。
情感表达
诗中通过重复“桃叶”一词,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还巧妙地运用了不同语气的喻意,使情感表达更加轻松和俏皮。
诗中的“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充满了浪漫和温柔,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坚定承诺和无尽关怀。
艺术特色
该诗将自然物“桃叶”与情侣“桃叶”融合一体,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贴切的比喻,抒发了古代青年男子对爱情幸福的热望与追求。
诗中的情景描写和情感表达,类似于现代湖北民歌《龙船调》的意境,充满了缠绵悱恻之感。
总的来说,“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情承诺和安慰,充满了浪漫和温柔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