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袖手旁观”的意思是指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人置身事外,不参与其事,也不给予帮助或关心。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对别人面临的困难或危急情况冷漠地观望,不采取任何行动。
成语出处
宋·苏轼的《朝辞赴定州论事状》中提到:“弈棋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不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何则?弈者有意于争,而旁观者无心故也。”
唐·韩愈的《祭柳子厚文》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
造句
1. 看到老人摔倒在路上,他却袖手旁观,这种态度实在不该。
2. 在紧急情况下,我们不应该袖手旁观,而应该伸出援手。
3. 他对朋友的事情袖手旁观,最终导致朋友陷入了困境。
故事典故
成语“袖手旁观”的典故与宋代苏轼和唐代韩愈的文献有关。苏轼在《朝辞赴定州论事状》中通过下棋的比喻,说明了旁观者往往能看清胜负形势,因为下棋的人一心争胜,而旁观者无心于此。韩愈在《祭柳子厚文》中则通过工匠砍伐树木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巧匠在旁边观看而不动手帮忙的情景。
这些典故共同构成了“袖手旁观”这个成语的丰富内涵,使其成为了一个形象生动且富有教育意义的表达方式。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