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法国启蒙时代的杰出思想家、作家和哲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趣闻轶事。
早年经历与流放
伏尔泰原名佛兰苏阿-玛科·阿鲁埃,1694年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他自幼展现文学天赋,但父亲希望他成为法官。1717年,因讽刺摄政王奥尔良公爵,他被捕入狱,监禁近一年,期间创作了大量作品,包括《亨利亚德》。1726年,因与贵族德·罗昂的争执,他再次被捕并投入巴士底狱,后选择流亡英国。
文学成就与影响
伏尔泰以讽刺诗和文学作品闻名,对法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代表作包括《哲学书简》、《英国通讯集》和《风俗论》等。他的机智和讽刺才能使他在文学界崭露头角,并赢得了广泛的尊敬。
晚年生活与趣闻
伏尔泰晚年回到巴黎,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他的读者众多,甚至在他病重时,仍有许多人前来拜访。一次,一位神甫试图为他祈祷,但他要求查看神甫的证件,显示出他一贯的机智和幽默。伏尔泰与教会的关系一直紧张,称教会人士为“披着僧衣的豺狼”。
智慧的回应
伏尔泰在英国伦敦时,一群愤怒的英国人喊叫着要绞死他。他机智地回应,赢得了英国人的尊重和保护。
对权力的态度
伏尔泰对权力持有批判态度,他曾感谢摄政王释放了他,并幽默地表示今后不必再为这件事操心。
伏尔泰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奋斗,他的智慧和勇气使他成为启蒙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趣闻轶事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魅力,也折射出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