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文案网-每一句文案都惊艳世界

红豆文案网-每一句文案都惊艳世界

回忆我的姑母杨绛赏析?

59

杨绛的《回忆我的姑母》是一篇充满深情与反思的散文,通过对姑母杨荫榆一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这位反叛型知识女性的坎坷经历和内心世界。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赏析:

反叛与自我确立

杨绛在文中反思和审视了反叛型女性意识,并通过姑母杨荫榆的形象确立了自我“女性意识”。姑母一生坎坷,但她能够逃离封建家庭,追求人生自由,成为一名出色的知识女性。杨绛在描写过程中并没有回避姑母的缺点,使得人物更加鲜明,具有自身的特色。

真实的女性形象

杨绛以一个孩童的眼光记述了杨荫榆的生平及生活细节,展现了一位由反抗封建婚姻而投身社会,由政治上的短视而终被历史潮流淘汰的人物坎坷一生。即使是因婚姻、事业的失败而变得越来越古怪的三姑母,杨绛也能从她的诸多“怪癖”中窥探到深藏于女性内心的“爱的柔软”。

家庭影响与女性意识

杨绛在《回忆我的父亲》中细腻刻画了父母之间“无话不谈”的爱情和母亲沉静、大度、温婉、优美、默默奉献的品性,表达了对和谐、温暖的家庭生活的热爱和感恩。这样的父母关系,尤其是母亲“贤妻良母”型的品性和行为,对杨绛女性意识的形成起到了“耳濡目染”“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封建制度的反思

杨绛通过姑母的一生,反思了封建制度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姑母的反抗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体现了对封建制度的有力回击。杨绛在文中提到,姑母脱离蒋家时还很年轻,尽可以再嫁人,但她挣脱了封建制度的桎梏,不屑做什么贤妻良母。

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杨绛在文中写道:“我不大愿意回忆她,因为她很不喜欢我,我也很不喜欢她。”但对于姑母的一生,她客观而充满体恤。这种情感的矛盾,反映了杨绛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理解。

对现实与理想的平衡

杨绛在文中提到,凡间就有隐身衣,只不过是由“卑微”制成。她愿意披上卑微的隐身衣,在人间看世间百态,而不是戴面具扮演不同角色。这种对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体现了杨绛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回忆我的姑母》不仅是对杨荫榆一生的回忆,更是对女性意识、家庭关系、社会制度等多方面的深刻反思。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杨绛的内心世界和对女性命运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