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傅雷对儿子傅聪的深情表白和教诲。具体片段如下: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这个片段展现了傅雷对儿子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爱。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对儿子的牵挂和关心,这种情感表达非常真挚和动人。傅雷不仅是一位严父,更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他在信中流露出的对儿子的思念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让人感受到父爱的深沉和伟大。
此外,傅雷在家书中还多次提到对儿子的期望和教育,例如:
1.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ecolour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蹬峰顶。”
2. “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这些片段不仅体现了傅雷对儿子的严格要求,也展示了他对儿子深厚的情感和期望。通过这些书信,傅雷不仅传授了艺术和音乐的知识和技巧,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儿子的思想和人生观。这种教育方式既严厉又慈爱,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令人感动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