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出自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并非正史记载。故事讲述了关羽在曹操处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决定离开曹营,回归刘备麾下,途中历经艰险,斩杀了六名曹操的将领,最终成功与刘备团聚。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交战期间。关羽因兵败被俘,被迫暂时投降曹操。在曹操的厚待下,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决定离开曹营,寻找刘备。
故事经过
东岭关:
关羽一行人到达东岭关,守将孔秀要求他们出示曹操的放行证明。关羽因未携带证明,斩杀了孔秀。
洛阳关:
在洛阳,太守韩福和牙将孟坦试图阻止关羽,最终都被关羽斩杀。
汜水关:
守将卞喜假意款待关羽,实则欲加害。关羽识破阴谋,斩杀卞喜及意图害己之人。
荥阳关:
守将王植率军追赶关羽,被关羽击败。
黄河渡口:
守将秦琪奉夏侯惇之命拦截关羽,最终被关羽所杀。
故事意义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不仅展现了关羽的忠义、勇武和高傲不屈的性格,也体现了他对兄长刘备的深厚情谊和对诺言的坚守。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广泛传颂和演绎,如京剧、川剧等戏曲中都有这一经典剧目。
历史真实性
需要注意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过五关斩六将”情节并非正史记载,而是小说的艺术加工。在正史《三国志》中,并没有关于这一情节的记载。因此,我们在欣赏这一故事时,应当将其视为文学创作而非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