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与子俨等疏》。意思是读书总有益处,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受益。这个成语来源于晋·陶潜《与子俨等疏》中的“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总结出成语“开卷有益”,用来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有益处。
例如:
1. 爸爸经常教育我,不要厌倦学习,要懂得开卷有益的道理。
2. 老师说开卷有益,叮嘱我们多读有益的书籍。
这个成语的出处和典故与宋太宗赵光义有关。宋太宗命文臣编写了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并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当有人劝他少看些书以免过度劳神时,他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误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
因此,“开卷有益”这个成语不仅是对读书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知识力量的肯定和推崇。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