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小说《家》中,主要人物的感情线如下:
觉新:
觉新是长房长孙,性格软弱但早熟,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原本与梅表妹相爱,但最终屈从于父母的安排,与李瑞珏结婚。婚后,他虽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内心深处仍然念念不忘梅,特别是在梅成为寡妇回到成都后,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极大的痛苦。
觉民:
觉民是觉新的胞弟,性格较为理智和坚定,反对包办婚姻,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他与琴小姐相爱,并在觉慧的帮助下,成功反抗了封建家长的包办婚姻,最终取得胜利。
觉慧:
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受新思想影响较深,对封建家庭的种种陋习深恶痛绝。他对家中的丫头鸣凤有朦胧的好感,但最终在冯乐山的指名要娶鸣凤为妾时,鸣凤坚决不从,投湖自尽。这件事让觉慧有所觉醒,最终毅然脱离家庭,投身革命。
鸣凤:
鸣凤是高家的婢女,深爱着三少爷觉慧,但在高老太爷要将她嫁给冯乐山做妾时,她坚决反抗,最终投湖自尽。
梅:
原名钱梅芬,觉新的青梅竹马,两人相互爱恋,但因家长之间的矛盾而被拆散。后出嫁不到一年便守寡,因婆家对她不好,在孃家抑郁而死。
李瑞珏:
觉新的妻子,善良贤惠,高老太爷死后因无法承担迷信的“血光之灾”的责任被迫到城外待产,最后难产而死。
琴:
觉民的恋人,学名张蕴华,觉新姑妈的女儿,受新思想影响,渴望上新式的学堂,想剪短发昭示女性的自由。她与觉民的爱情故事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对于婚姻自主的渴望与追求。
这些感情线不仅反映了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爱情与生命的摧残,也展示了新一代青年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与反抗。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巴金希望启迪后世青年不要再做传统道德和封建制度的牺牲者,要“自己把幸福争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