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泵的变量原理主要是通过改变叶片位置(即改变叶轮的旋转角度)来调整泵的流量和压力。具体来说:
单作用叶片泵
结构:主要由配油盘、传动轴、转子、定子、叶片和壳体等组成。
工作原理:当转子按图示反方向旋转时,右侧叶片逐渐向外伸,相邻两叶片间的密封容积逐渐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液被吸入,完成吸油动作。左侧叶片被定子的内表面逐渐压进槽内,两相邻间的密封容积逐渐减小,将工作油液从压油口压出,形成压油动作。
变量原理: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距,可以调节泵的输出流量。偏心距越大,输出流量越大,即为变量叶片泵。
双作用叶片泵
结构:与单作用叶片泵相似,但定子表面由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八个部分组成,且定子和转子是同心的。
工作原理:当转子在电动机驱动下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油的作用下,尖部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这样两个叶片与转子和定子内表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先由小到大吸油后再由大到小排油,叶片旋转一周时,完成一次吸油与排油。
变量原理:双作用叶片泵通常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调节流量,使液压系统在工作进给时能量利用合理,效率高,油的温升小。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结构:具有反馈油缸和调压弹簧等部件。
工作原理:泵在正常工作时,定子在出口油的反馈压力和调压弹簧的相互作用下保持偏心距在最大值。当泵的工作压力超过设定值后,调节力克服弹簧力使定子环向偏心距减小方向移动,泵的排量开始下降,直到实际输出流量为零,此时泵的输出压力为最大。
通过以上原理,叶片泵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流量和压力,满足不同液压系统的需求。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