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哀梨蒸食”源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轻诋》。故事讲述的是桓南郡每次见到别人不高兴时,就会调侃说:“你得到了哀家的梨,难道不会蒸着吃吗?”这里的“哀家梨”指的是汉朝秣陵哀仲所种的梨子,因其个大味美,入口即化,深受人们喜爱。
成语含义:
哀梨蒸食: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成语用法:
主谓式:哀梨蒸食。
作宾语、定语:哀梨蒸食。
含贬义:哀梨蒸食。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相关成语:
哀梨并剪:形容做事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哀梨蒸食”这个成语不仅来源于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还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珍惜好东西,不要不识货,随意糟蹋。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